生命冊的觀念與「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矛盾

生命冊的來源

不少基督徒都聽過生命冊這個觀念,就是上主手上有一卷書,然後坐在祂的寶座上把書打開,如果人的名字在書中有記錄,這人才能進入永生之中。生命冊在出埃及記有提及,但比較隱晦: 

當時摩西為一班拜了金牛犢的以色列民求情,如果上主不寬恕子民,他就懇請上主把他的名字從這冊上除去。

Exodus 32:32 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

生命冊這名稱在詩篇中就明顯的出現:

Psalm 69:28 願他們從生命冊上被塗抹、不得記錄在義人之中。

這兩節聖經都表明在行為上犯了上主命令的人名字可以從在生命冊上除去,在冊子上有名字的也都必然是義人。

猶太節期的生命冊

生命冊的觀念也反映在猶太人的節期包括新年和贖罪日中。

新年(Rosh HaShanah)源自利未記23:24:

Leviticus 23:24 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七月初一、你們要守為聖安息日、要吹角作紀念、當有聖會。

在新年這一年之始吹角象徵上主審判來臨的前奏,祂要處理子民過去一年的行為有否犯罪,是否一個義人而名字配得寫在生命冊上,名字沒有在生命冊上的,猶太傳統有另外一本叫死亡冊的便記錄這些人的名字。

這傳統的重點不是願意人的名字記在死亡冊上,因此,由兩天的新年開始及之後的八天,這十日都是改變上主心意的關鍵,猶太人祈求上主能把他們的名字記在生命冊上,最高峰是在第十天的贖罪日(Yom Kipper):

Leviticus 23:27 七月初十是贖罪日、你們要守為聖會、並要刻苦己心、也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

Leviticus 23:28 當這日、甚麼工都不可作、因為是贖罪日、要在耶和華你們的 神面前贖罪。

在這天猶太人以全個民族的禁食禱告、及由這天開始不斷悔改和行善去打動上主的心,祈求祂能寬恕並接納他們。

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真的好嗎?

如果基督徒和猶太人都是按照聖經而明白生命冊的觀念,兩者在得救的明白上卻有所不同。

基督徒普遍相信由決志信主當日開始已能在天堂中永遠佔一席位,但當中的危機卻是自己扮演了上主的位置,去代替上主確認自己的得救,既有了這「安穩」的確據,也同時遺忘了生命持續向善去取悅上主和令其他人得益的重要。

相反,猶太人在吹角節和贖罪日這兩個節期的表達卻仿佛告訴我們:「主啊!願我們的名都可以記錄在你的生命冊上!」這講法表達出得救與否,原來從不是由人去決定的,人可以做的只是不斷透過從罪中悔改過來而期盼獲得上主的憐憫,在態度上也令人知道自己其實在上主之下而變得真正謙卑起來,而且更能保證人願意為持續向善而作出悔改的努力,為個人言行的好與壞負責。

如此,你會認為「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講法可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