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猶太主義(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納粹的誕生

轉眼間,我們已經由反猶太主義起源談到18世紀,至於19至20世紀,以及現代的反猶太主義觀念和概念又是如何繼續發展和表達?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反猶太主義

17至18世紀的啟蒙運動為歐洲的猶太人帶來了命運的變化,歐洲社會和政治對猶太人的態度放寬。法國大革命後,猶太人在法國被定為「自由平等」的公民。在19世紀初,德國取消了對猶太人的許多禁令。當猶太人在歐洲經歷新的機遇,德國亦迅速地發展和改變,1871年德國統一,人口急速增加,煤炭產量提升,鐵路快速發展,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影響下,激發起一些社會運動,例如:由德國青年發起回歸自然的「漂鳥運動」(Wandervogel youth movement),還有支持民族復興主義但當中包含反猶太主義的「民族主義運動」(Völkisch movement),隨着民族主義運動的發展,支持的思想家暗示德意志民族比其他民族優越,亦將猶太人視為民族復興的死敵,所以當中有支持者鼓吹對猶太人發動襲擊,這運動持續影響德國至納粹主義的崛起。

在1894年法國發生了德雷福斯事件(Dreyfus affair),一名猶太裔法籍上尉阿佛烈‧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被誣陷叛國罪在證據不足下仍被判終身監禁,最後至1906年事件得以平反。雖然法國的反猶太主義不是始於此,但事件反映了知識分子對猶太人的仇恨已擴散至社會各階層,並導致日後法國二十多個城市的反猶太騷亂,造成很多人喪生。

20世紀初歐洲政局快速變化,影響了各國之間複雜的政治和軍事聯盟所束縛的平衡力量,1914年6月,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暗殺了奧匈帝國的承繼人,事件迅速升級,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組成同盟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在一週內,俄羅斯帝國、比利時、法國及英國加入戰圈屬於協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同年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1917年美國加為協約國。這場大規模戰爭在歐洲、東南地中海和中東幾個主要戰線進行,幾年間造成1,700萬士兵和平民喪生、四個帝國瓦解,並帶來種族滅絕的發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帝國在軍事上進退失據,導致政局不穩、民怨沸騰、經濟落後。在1917年的俄國革命及隨後爆發的俄國內戰,以及俄波爭奪烏克蘭的戰爭中,在極端暴力氛圍下,猶太人無可倖免地成為屠殺的目標,估計造成了20萬猶太人被殺害及30萬猶太兒童成為孤兒;另外,按一些最新的研究,當中三分一的猶太婦女曾被當眾強姦,在這種情況下,強姦被視為用作種族清洗的工具。所以這期間的大屠殺事件,可被認為是種族滅絶的行為。

在1916至17年間德國的生產力達到頂峰,並開始大幅下降,經濟不穩定,雖然在戰爭中曾經打敗俄羅斯帝國,並得到大量該國領土和賠款,但根本無能力在與其他協約國的消耗戰中取勝,許多人開始譴責猶太人,指他們逃避服役的責任。1918年11月11日戰爭結束,德國戰敗;並於1919年6月28日簽署了《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奠定了投降條件,承認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在人民對軍事失利所知不多時,此條約卻被認為是嚴重損害德國主權及民族尊嚴。大戰結束後,英國繼續封鎖歐洲,令德國物資短缺,人民生活艱難,在這沮喪和嚴峻的情況下,社會流傳着「刀刺在背」的傳言,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是因為德軍在前線作戰,猶太人和社會主義支持者卻在國內煽動革命和輿論,導致政府投降。他們被指是出賣民族、煽動叛亂及牟取暴利的「十一月罪犯」,而猶太人對此需負上大部份責任,反猶太仇恨情緒急劇上昇,反猶太團體蓬勃發展。

納粹的誕生

大戰後的德國,反猶太團體發展迅速,除了有15萬成員的德國人民保護與反抗聯盟(German People’s Protection and Defiance League),還有德國工人黨(German Worker’s Party)就是納粹黨(Nazi Party)的前身。狄特里希・埃卡特(Dietrich Eckart)是一個堅定的反猶太主義者,他曾改編挪威戲劇大師亨里克・易卜生(Henrik Ibsen)的《培爾・金特》(Peer Gynt),他將當中巨魔的角色變成諷刺猶太人,該改編劇在當時廣受歡迎,埃卡特亦因此而著名。1919年埃卡特、費德(Feder)、安東・德雷斯勒(Anton Drexler)和卡爾・哈勒(Karl Harrer)成立德國工人黨(German Workers’ Party)。阿道夫・希特拉(Adolf Hitler)成為特工加入工人黨,在一次工人黨的常規會議上,德雷克斯勒對他的演說技巧印象深刻,而埃卡特認為希特拉是憤怒的化身,正迎合當時對現況不滿又感迷惘的廣大群眾所渴求聽見的聲音,埃卡特成為希特拉的導師,兩人關係密切,並經常交換想法,希特拉和埃卡特成為黨內具影響力的人物,在無數的集會和會議上發表反猶太言論,幫助建立黨的理論和信念。1920年2月工人黨不斷擴展,會員人數已加增至數千人,為加強吸引力及人數改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簡稱NSDAP或納粹黨,其官方政策是要剝奪德國猶太人的國籍。1921年希特拉已成為納粹黨領袖,他在納粹官方報紙《人民觀察家》(Völkischer Beobachter)發表文章,建議通過監禁猶太人,甚至將他們限制在集中營中,這可防止猶太人的破壞,保障國家安全,希特拉煽動反猶太主義比前更明顯地表達。除了納粹黨,《1921年德國民族主義年鑑》(Völkisch Yearbook of 1921)中,列出70多個團體認同通過剝奪德國猶太人的國籍,使德意志民族得以重新繁榮。1923年納粹黨為籌集資金和吸引更多人加入,希特拉宣佈舉行了席捲全國的的演說會,同年11月8至9日納粹黨在慕尼黑發動啤酒館政變(Beer Hall Putsch),但最終失敗。1924年2月希特拉被逮捕並接受審判,他被控判國罪及判處五年監禁,阿佛烈・羅森堡(Alfred Rosenberg)成為納粹黨的臨時領導人。希特拉在蘭茨貝格監獄(Landsberg Prison)中寫了第一本著作《我的奮鬥》(My Struggle)的上冊,在書中他揭露了自己反猶太主義的本質,並詳細解釋他討厭猶太人的原因。他在獄中,還作了兩個非常關鍵的決定,就是決心通過民主手段尋求權力;另外,他認為之前對待猶太人過於溫和,因此,他希望盡快能離開監獄。1924年12月監獄總督奧托・萊寶(Otto Leybold)撰寫了一篇有影響力的報告,聲稱希特拉在獄中表現良好,強調是特別值得假釋的囚犯,因此,希特拉在12月21日獲釋。出獄後,他再創作該書的下冊,並於1925年出版,這本被譽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書」現時成為德國歷史博物館的藏品。

參考資料:

  1. Longerich, Peter. “Holocaust-The Nazi persecution and murder of the Jew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K., 2012.
  2. Rees, Laurence. “The Holocaust-A new history”, Penguin Random House, U.K., 2017.
  3. Snyder, Timothy. “Black Earth-The Holocaust as History and Warning”, Penguin Random House, U.K., 2015.
  4. Beller, Steven. “Antisemit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K., 2015.
  5. Online course: “Antisemitism: From its origins to the present”, Yad Vashem-the World Holocaust Remembrance Center,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