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賢的教導系列-分享我們的哀傷

by Mary and Holly Okkema

黃德光老師譯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傳道書7:1)

為何人死的日子勝過誕生的日子?未出生已夭折或是小孩的死是非常慘痛的事,然而,一個在世上活了很久的人之死是更慘痛。一個人活得越久,我們就越清楚他的性情。門德勒塞弗里姆(Mendele Mokher Seforim)說:「在猶太人中,生日不是假期,但死忌,猶太人就會紀念。」(1)

我們學到的是什麼?在猶太傳統中,「守喪年」(Avelut)有四個階段。第一個是「始哀期」(Aninut),就是埋葬前的哀傷。埋葬後的第一餐是「解慰飯」(Seudat Havra’ah)。哀傷的第二個階段是「頭七」(Shiva),於安葬後一連七天 (創50:10)。這七天之後哀傷尚未止息;哀傷的第三階段稱為「守喪月」(Shloshim),持續30天 (申命記21:13); 這30天內大部份的日常生活都可恢復。最後,每年在死忌那天就會行一個稱為「週年忌辰」(Yahrzeit) 的週年紀念儀式。當地社群在安息日崇拜之後行這週年紀念的儀式。也會期望死者家屬每年上耶路撒冷過節期時也紀念死者。(2) 這與我們現有的傳統比較,在教會的喪禮中,我們會表達對死者的愛意,也會分享福音訊息,那就是宣揚耶穌已經復活,同時也堅稱那些屬耶穌的人雖然死了但必復活。接着喪禮後的兩週,教會會送上食物以表達關心,也會致電慰問。而兩星期之後,社群回復正常的生活。哀傷的人依然在極大的傷痛中,這時候他們如何可以就此忘記一切?有沒有可能基督從是不知道如何哀慟的呢?(2)

在詩篇中,我們找到很多哀慟的例子。按一個統計,在150篇詩篇中,有43篇是個人哀慟,有14篇是社群哀慟。(3) 當我們讀詩人的哀慟時,我們看見作者向神誠實地表達他們的哀傷和憤怒,也同時鼓勵我們如此行。

雖然我們依然在哀慟中,我們也要感恩,這是在猶太文化中可以看見的。在猶太教的每一個宗教活動中,「哀悼者的聖頌」(Mourner’s Kaddish)都會被誦讀。「聖頌」(Kaddish)是由四段經文所組成,有趣的是這四段經文不是有關哀慟的,而是向神的禱文,專祂為大,專祂為聖,祂是當被稱頌的。「聖頌」是不許個人獨自作禱文之用;用「聖頌」的人必需要與別人一起禱告,與忠心於神的群體一起。(4) 這傳統教導我們,就算是一起哀慟的時候,我們也要一起讚美。不單如此,當一個群體一起哀慟時,這傳統提醒我們,神是與我們同在的,與我們一起分擔我們的哀傷。

在新約中,保羅在羅馬書12和13章中給予我們群體團結的指引。在那些指引中,保羅說:「與喜樂的人要同喜樂; 與哀哭的人要同哀哭。」(羅馬書12:15)。這是來自「革馬拉」(Genara)的概念 (〈塔木德〉經的第二部份,公元三至五世紀),那裏說:「社群裏的愁苦,每人都當承擔。」(禁食篇,Ta’anit 11a) (5)。保羅時期信耶穌的猶太人知道他們要繼續整個社群來哀傷,而保羅就是把這傳統文化向一個跨文化的社群陳明,這也包括今天的我們。

因此,學習猶太傳統的「守喪年」Avelut和每天敬拜的習俗,讓我們在我們自己現時的文化中,也可以接觸到那些正在哀慟的人,不只是單單在喪事發生的一刻,也在首個年頭和之後的每一年。當哀傷的人開始心情平復、緩解,哀傷漸變成記憶,我們要一起繼續記念那些活在我們以前的人。

附註:

(1) Telushkin, Joseph. Jewish Wisdom. New York: W. Morrow, 1994.

(2) Winner, Lauren. Mudhouse Sabbath. Brewster, MA: Paraclete Press, 2003, p. 27-36.

(3) Catalao, Rosann. “Praying at the Edge.” The Institute for Christian and Jewish Studies. (www.icjs.org/what/edge.html)

(4) Bokser, Ben Zion. The Prayer Book. New York: Behrman House Publishers, 1983, p. 202-3.

(5) Stern, David. Jewish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Clarksville, MD: Jewish New Testament Publications, 1996.

Ⓒ 2020 En-Gedi Resource Cent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article is copyrighted and may not be redistributed without the express written consent of the ministry. 

Used by specific license of the En-Gedi Resource Center, August 1, 2003

中文翻譯 Ⓒ 2020 HaDavar Yeshiva